7月的尾巴,杭城的天气终于“烧”起来了,36.6℃、37.3℃、38.4℃……。伴随着高温的步伐,中暑、肺炎、尿结石等也迎来高峰。发烧病人中,有近一半是肺炎。有的泌尿外科医生,昨天一上午看了50多个患者,其中得尿结石的竟有20多个。
急诊医生提醒,高温天一定要多喝水,温水比冰水更解渴。出汗多的、在室外工作的,最好再喝点盐开水。
中暑·
76岁老人晕倒在去超市的路上
三十多岁小伙逛完西湖中暑了
这几天,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室先后接诊了多例中暑晕厥病人。
陈大伯,76岁,家住翠苑。上午收拾完家务后,他去家附近的超市转转。谁知,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躺在了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室的病床上。
“是路人叫120把他送来的,来的时候,意识模糊,脸色苍白,体温接近39℃,整个人处于脱水状态。”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姜爱华护士长说,“我们一边组织抢救,一边联系他家人。他年纪有点大,我们需要知道他有没有基础疾病、过敏史等。后来,我们通过回拨他手机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他的子女。”
经过抢救,陈大伯恢复了意识。他说,出门前,他还特地看了一下天气,知道外面挺热的,但想想家里离超市走走也就10来分钟,就一个人出门了。当时是10点多钟,可刚下万塘路天桥,眼看就要到超市入口,突然有些头晕、乏力。然后,就不知道了。
就在陈大伯送来没多久,120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个中暑晕厥的病人,53岁,是城西某建筑工地的工人。
姜护士长粗略统计了一下,从周一开始,差不多每天都有中暑晕厥病人被120送到医院。除了在室外中暑的,也有在室内中暑的。有一个厨师,31岁,就是中午在厨房间炒菜时晕倒的。
浙大一院急诊内科陈乃云医师说了一例蛮典型的中暑病例。患者是个小伙子,三十多岁,单位在西湖边。
那天下午,小伙子没事做,就绕着西湖逛了一圈。刚逛完没多久,就出现了头晕、浑身酸痛等症状。自己摸了摸额头,感觉有点烫,就回家吃了片感冒药,以为睡一觉就没事了。没想到,越躺越不舒服,头也越来越烫,就马上往医院跑。经检查,被诊断为中暑。
急诊医生预测
接下来半个月,将迎来中暑高峰
“现在中暑的病人症状大多还不是最严重,及时补液后也都可以缓过来。但最近中暑病人突然增多,也预示着,今年中暑高峰要来了,要特别小心热射病。”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姜爱华说。
浙大一院急诊内科陈乃云主治医师也预测说,持续高温是引起中暑的先决条件,如果天气继续这样热下去,接下来半个月,中暑病人将会大大增多,市民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年老体弱、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
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主任医师说,中暑有三个条件:第一,环境温度大于体表温度,这是一个先决条件;第二,机体产热、散热功能失衡,导致汗液蓄积在体内排不出去,这是一个关键性条件;第三,汗液大量流失,没有及时补充,导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这是一个加速条件。当外界温度超过37℃-38℃时,就算是一个强壮的人在户外暴晒一小时,大多也会中暑。而当人处于疲劳、饥饿的状态下,或者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基础疾病时,中暑的几率就更高了。”
尽量避免10:00—17:00在外面暴晒
一旦中暑,马上补充温盐水
姜爱华护士长建议,尽量避免早上10点至下午5点这段时间出门。特别是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最近老人外出,最好随身携带一个写有自己姓名、亲属联系方式的小卡片;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老人不要“太节约”,该开空调就开空调,该用电扇就用电扇;日常生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弋昨天提醒,如果发现有人中暑时,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首先将中暑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并拨打120。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结石·
泌尿外科医生一上午看了50多个病人
其中20多个是尿结石发作
昨天,记者在浙江省新华医院泌尿外科采访,一个多小时里,有4个病人,几乎摆着一模一样的姿势走进诊室,他们都是弯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腰,脸色苍白,表情极其痛苦。看到这样的病人,泌尿外科的副主任胡青医师就会和前面候诊的病人商量,能不能让后面这个先看:“这种姿势来的人肯定是尿结石发作了,尿结石发作起来,那疼痛感和生孩子差不多,还是要先照顾一下。”
有一个小伙子,被两个同伴半拖半扶着进来。同伴说,他们是一家健身俱乐部的,最近几乎每天都在街上发传单促销,在室外一呆就是几小时。发病的小伙子一开始好好的,看他忽然弯下腰去。过了一会儿,站也站不住,干脆躺在地上,甚至打起滚来。他们赶紧跑过去,就看小伙子已经痛得面色苍白,满头大汗,不住呻吟,还时不时干呕。因为他之前就有尿路结石病史,所以赶紧叫他们把他送到泌尿科来了。
经检查,让小伙子痛得死去活来的,就是一颗0.6厘米的结石,卡在了输尿管中段。
年轻结石病人最近飙升
夏天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近日尿结石的门诊量,比前段时间多了50%,病房里都住满了,现在要加床了。不是特别急的手术,要排到一个星期以后了。
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也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最“夸张”的是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谭洪鳌说,他们急诊和门诊收治的尿结石患者,最近多了近一倍。昨天早上,他看了50多个病人,起码有20来个是尿结石。
“下沙有特殊性,高校多、工厂多。大学生爱户外活动,工人们夏天出汗很多。出汗一多,又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小便浓缩,尿液里的结晶成分很容易积聚起来,形成结石或使结石增大。”谭医生说,他最近经常碰到大学生,说出去旅游了两天,回来就发病了。
新华医院的胡青副主任也说,从门诊来看,现在尿结石发作的,年轻人居多,可能和年轻人夏天运动量大,又不注意补充水分有关。她提醒年轻人,夏天一定要多喝水,要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肺炎·
发热患者中,近一半是肺炎
近期老人发热要高度重视
昨天,浙大一院急诊科、省立同德医院发热门诊、省新华医院急诊科还提醒,近期,特别是老人,要小心肺炎。最近发热病人中,有近一半最后确诊是肺炎。像浙大一院急诊内科,每天接待患者200多人次,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而肺炎患者约占发热患者的50%-60%;省立同德医院发热门诊这两天每天的输液量大概是200多人次,是前段时间的5到6倍,肺炎患者约占30%-40%;省新华医院发热门诊每天约接诊百来号病人,肺炎患者约占60%-70%。
爬完宝石山后感冒了4天后引发肺炎
68岁的胡大伯喜欢爬山,四天前,约了几个朋友爬宝石山。这次爬的时候,他发觉有些吃力,汗也流得格外多。“以前,我从山下爬到山顶,基本上都是不休息的。这次,我中途休息了两次。爬到山顶,喘得不行,汗流得特别多,背后湿了一大片。”胡大伯说,当时以为是天气热的缘故,就没上心。回家后,开着空调眯了一会儿。
醒来后,感觉人越来越不舒服了,估摸着是要感冒了,就去家附近药店买了感冒药。“连续吃了四天,完全没效果,反而加重了。晚上老是咳嗽,一咳起来就没完,接着又开始发烧,最高的时候烧到了39℃。我老伴觉得不对劲,就拉着我来医院了。”
经检查,胡大伯被诊断为肺炎。
省立同德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吴红娣说,开始时,胡大伯可能真的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但由于爬山,人比较疲劳,天气又热,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进而演变成了细菌性感冒。细菌慢慢下行,从上呼吸道,侵犯到下呼吸系统,从而诱发肺炎。门诊中,这样的患者还是比较多见的。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肺炎患者确实有点多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肺炎患者确实有点多。以前,要达到现在这个门诊量,一般都是在八九月份,季节交替的时候。那时候,气温多变,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浙大一院急诊内科陈乃云主治医师说,今年的肺炎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中老年人居多;二是以细菌性肺炎为主。可能与今年的气候有关,今年七月不像往年那么热,气温忽高忽低,季节性流感病人比较多。部分季节性流感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诱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细菌性肺炎。
要预防细菌性肺炎,陈医师建议,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夏季出汗多、消耗大,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可适当多吃些新鲜蔬果以摄取维生素C;要勤洗手,科学使用空调和风扇;睡觉时注意空调或电扇勿直吹头部,以防诱发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