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马上进入了炎热的三伏天。入伏第一天,杭州余杭区二院急诊就接收了两名中暑患者,这两名患者都是在高温环境下连续高强度工作后出现中暑症状的。
入暑第一天上午9点45分,正在工地里干活的张某突然出现手脚抽搐、喘不上气的情况,在工友的陪同下赶往了医院。到医院时,张某虽没有再出现痉挛,但面色苍白,衣服已被汗湿透,全身乏力,经医生初步诊断为中暑。
当天下午4点45分,同样在室外劳作的付某也出现了与张某相同的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所幸,张某与付某在经过及时的治疗后都康复出院了。
“三伏天是中暑高发时段。从以往接诊情况来看,夏季露天作业者是最容易中暑的人群,他们多从事建筑、搬运、环卫等工作,除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外,还容易接受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量。”余杭区二院急诊室医生说。
建议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同时应配备宽边草帽、遮阳隔热帽等,以防日晒,衣服尽量宽松、轻便,尽可能减少暴露部位,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中暑可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患者可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患者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最严重的是重症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若不及时急救会危急生命。
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症状,就要马上远离高温炎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降温、喝水,防止发展到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置于阴凉环境中,取平卧位,松解或脱去衣服,并抓紧时间送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