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社会活动的单独个体,需要在群体生活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善于交际的人,一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可以使很多事情事半功倍。当你为自己的人际关系烦恼时,你可以用以下症状为自己把把脉,找到了问题的更远才可以对症下药。
人际交往通常会出现8个心理
一、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人,由于怯懦,在人际交往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三、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五、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际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六、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光别人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七、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八、干涉心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人际交往这几句话最好别说
1、“我不在乎”
当你说这句话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一边儿去,我有更重要的事做。”
你应该和他们说明你很愿意倾听,但是现在不是很合适。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在乎他们就如同否定他们的存在:如果别人对你重要,你对他们一样重要。
2、“你错了”
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个蠢蛋,真是无知,一点儿用没有。”
尝试用更委婉的句子:“我原来真没有想过……”,“我的理解是……”
通过问问题来确定你和别人看法一致。
3、“你不行”
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就是不行。干嘛还要费力去做呢?”
你为什么就认定别人一定失败呢?我理解你不想你的朋友意气用事,你不想他们到头来伤害自己,但是我想问你:你怎么就知道什么对别人就是好的呢?如果失败就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呢?
鼓励那些选择更具挑战性的道路的人。
“好的判断来自经验,但经验却来自过往错误的判断。”
——威尔·罗杰斯
4、“那很简单”
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对于大多数来说这个都很简单,如果你不会做,那你就是傻瓜。”
难度等级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如果你告诉别人他的工作简单,那你就在轻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你也在告诉他们不配获取现在的报酬。
如果别人有困难而又寻求帮助,他们一定是信任你才暴露自己的短处。不要不留情面说“那很简单”。
承认别人遇到的挑战,珍视他们克服的决心。
5、“早跟你说了”
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没听我的,现在这样都是你的错,我比你能干多了。”
这句话是常见的不该说的话。
不要做事后诸葛亮,尤其当别人正需要你的帮助时。不要着眼于孰是孰非。如果有一场比赛的话,那么计较的人一定是败者。
帮助别人,不要附加侮辱和伤害。
6、“我已经告诉你了”
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不听我的,你非让我重复,真是烦人又愚蠢。”
这是一个隐晦的话题终结者。如果有人问你问题而你说你已经回答过了,那么你就扼杀了他们想要学习的积极性,更别说对你所说的有任何兴趣了。
换一种方式来表述。
“首先告诉他们你打算说什么,然后告诉他们你要说的,最后告诉他们你说了些什么。”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