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健康>心理养护 正文

人际心理:"被误解"才是世间常态"你懂我"几率像中彩

发布时间: 2015-08-28 13:35:18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我爸/我妈/伴侣/上司/朋友/同事/你,根本不了解我!”

  这种抱怨并不罕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心理学家海蒂?哈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干脆为此写了本书《没人理解你,你该怎么办》。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常常会产生“被洞悉错觉(Transparency illusion)”,误以为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眼神已经传达了自己真实的意思(并没有),甚至误以为即使一言不发别人也该“了解自己的想法”(怎可能)。直到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解读,预期与现实间的落差才激出巨大痛苦。或许我们应该首先修改一下自己的预期——“被误解”才是世间常态,“你懂我”的几率则像中彩。

  被误解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我们自身。醒醒吧,你的表达能力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银屏上的演员经过多年严苛训练,方能通过一颦一笑让我们感同身受。作为不能自如控制脸部表情肌的普通人,你的“冷酷脸”可能看起来更像“生气”,“关心脸”可能更像“烦躁”,“友善脸”可能更像“软弱”……至于你那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话,又有多少句跟你心底真正的想法相差甚远呢?你真的指望别人通过你那蒙娜丽莎般的脸、含混不清的话、手舞足蹈的动作,看透你的内心深处的喜好和善意吗?

  什么,你真这么指望?这就得说说被误解的第二个原因了,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花太多脑力去认真“读人”的。用脑科学行话说,我们都是“认知吝啬者(Cognitive Miser)”。然而,吝于动脑,并不代表我们无法对一个人做出判断——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迅速“读人”,只是我们的大脑自动给“读人”挑了条捷径,一靠“偏见”,我们喜欢根据少许线索“以小见大”,而不是费心考虑一件事究竟是环境还是别人的性格所致;二靠“启发(heuristics)”,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能回想起多少算多少,能联想起啥就是啥。何必费劲去全面了解一个人?

  然而,当我们靠“直觉”自动读人时,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期望看到的东西”,却看不到别人“真正的模样”。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相信,别人跟自己拥有差不多的价值观(其实真不是),同时还认为,别人的道德水准和个人能力都比自己低一些(这可不一定)。常有人满怀“为你好”的愿望去插手别人的事情,结果却招致强烈反弹,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误读了别人的意愿和境况。

  我们有没有真正花力气去读懂别人的时候呢?也是有的。这种阶段被称为“反思阶段(correction phase)”。为了达到这一阶段,你需要花点时间,抛开既往成见,抛开自己的愿望——任何成见或愿望都会扭曲你的观察——然后,认认真真地去倾听别人的表达,期间多次复述自己对对方表达的解读,多问几次“我的理解中你是这么想的,我有没有理解错呢?”

  这样做确实不那么容易,但为了营造让自己更幸福的人际关系,费脑费力也是值得的。送给自己重视的人最好的礼物,首先不妨送出一份努力——“我想努力去看见你真正的样子”。

  如何帮助别人读懂你?

  1.努力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是友善而有能力的人。大脑既不愿意了解敌人,也不愿意费心了解无用的人。

  2.让别人对你感到好奇。大脑在升起好奇心时,会同时升起探究的动力。

  3.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由于大脑的认知懒惰,一旦形成第一印象,后续就会很难扭转。

  4.万一不幸已经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就只能靠提供超出寻常的大量证据——多到大脑无法忽视的程度——来改变大脑对你的看法。

  5.多多称赞别人“是个努力公平看待其他人的人”,同时有意无意地讲述一些“自己曾经因为武断偏见误解他人造成的遗憾”,这些都能促使别人的大脑进入“反思阶段”。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