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健康>健康资讯 正文

坐了趟飞机,得了航空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 2015-08-06 14:11:17 来源: 金华晚报 作者: 盛继红 实习生 黄振涛

  “我前几天坐飞机到浙江出差,下飞机之后,耳朵就开始耳鸣,听力感觉也下降了。”一位来自广东的患者卢某(化名),告诉省中医院来金华文荣医院坐诊的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黄萍芳。

  卢某说,他一年前做过双侧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可是这次乘坐飞机之后,出现右耳胀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不知道什么原因。

  黄萍芳检查后告诉他,他得的是航空性中耳炎。

  什么是航空性中耳炎

  “什么是航空性中耳炎呢?”黄萍芳说,这得从大气压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低说起。在航行中,随着飞机上升或降落,座舱内的气压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一般在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飞机在升降时,通过耳咽管的调节和人为地做主动通气动作,就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此时仅有耳胀感或轻微的听力障碍,但不会造成耳部损伤。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症候群,统称为气压损伤,伤及中耳腔的,称为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

  黄萍芳说,虽然叫航空性中耳炎,但不是只有坐飞机才会得的,其他像潜水作业、低压舱工作、高压氧治疗时,也可能发生航空性中耳炎。

  一般来说,咽鼓管功能异常(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儿童腺样体肥大、鼻及鼻咽部肿瘤等疾病)、飞机飞行高度改变时、飞机下降速度过快等,均可引起咽鼓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发病。此外,入睡的旅客、昏迷病人、精神过于集中的机组人员也容易患耳气压伤。

  像卢某,乘坐飞机,在飞机升降时气压改变,鼓室内压力不能调节,虽然他之前做过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但是他因为感冒和炎症,导致鼻、鼻咽及咽鼓管黏膜肿胀,咽鼓管暂时性不通畅,咽鼓管的压力调节功能下降,于是造成中耳气压性损伤,结果他就感觉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有液体流出。用视频耳内镜检查他的耳朵内部,发现耳内局部鼓膜充血、肿胀、鼓室积液,确诊为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中耳炎的表现症状

  黄萍芳说,航空性中耳炎的表现症状包括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检查所见轻重不一,可以表现为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鼓室积血(黏膜血管破裂、鼓室内积留新鲜血液),严重时还可出现鼓膜破裂。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一般药物保守治疗

  黄萍芳说,航空性中耳炎患者还是比较少的。但一旦发生航空性中耳炎,治疗越早,效果就会越好,一般来说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用药物保守治疗,抗感染、消肿,通过改善咽鼓管功能(通气),鼓室积液逐渐吸收或排出,就会康复。对屡患航空性中耳炎者,应寻找并去除病因。

  提醒:感冒或者严重鼻炎、鼻窦炎的人,应避免潜水,因为潜水时压力增大,也同样会导致中耳炎。咽鼓管狭窄或者堵塞的患者最好不要坐飞机,在飞机起降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睡着。部分做过咽鼓管扩张手术的患者也有可能会有咽鼓管再次缩窄和堵塞。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沈颖洁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