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健康>健康资讯 正文

30岁不到得动脉瘤的年轻人为何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 2015-07-10 17:31:25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蕊、夏燕燕、黄淼君

  6月底,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詹仁雅教授去领了一个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最高奖项: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成为省内首位获此殊荣的神经外科专家。

  从1996年到浙大一院组建神经外科以来,詹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上获得多个技术突破,但是他最大的期望是:大家能够多关注自己的大脑健康,少一些重病患。近年来30岁以下患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瘤的年轻患者有增多趋势,让他很惋惜。

  打完求救电话后

  年轻护士就陷入昏迷

  去年10月31日,詹教授自己的团队里就有一名30多岁的护士突发动脉瘤破裂出血。

  这名护士的妈妈是个高血压患者,护士自己也遗传了高血压,所以年纪轻轻却经常感觉头痛。去年的10月31日傍晚下班回家后,她正在洗头,突然感觉头痛欲裂。

  幸好她妈妈就在身边,当即给神经外科的护士长打电话询问,护士长表示马上赶过来看看。没想到,妈妈刚挂掉电话,床上躺下休息的护士就陷入了昏迷。幸好护士长及时赶到,并找来同事帮忙,将她送到了浙大一院抢救。

  诊断结果是动脉瘤,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大脑内血管薄弱的地方出现了动脉瘤,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突然破裂,所以才会出现头痛昏迷情况。

  好在送医及时,护士的生命最终被抢救了回来,目前还在慢慢康复中。

  “她很幸运,动脉瘤一旦破裂,三分之一的人当场死亡,三分之一的人虽然送到医院,但也失去了抢救的机会,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才有可能抢救回来。”詹教授说。

  近二十年来,浙大一院神经外科收治了很多来自省内外的动脉瘤病人,许多病人转送到浙一的时候已经错过处理动脉瘤的最佳时机。对于这样的亚急性期动脉瘤破裂患者,以往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的脑水肿和血管痉挛处于高峰期,需要暂缓手术,只有等待病情稳定后,才能再考虑下一步治疗。

  这样等待的结果是,不少病人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或者因为动脉瘤再次破裂而死亡,所以当时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

  “看到这样的患者,我们都很心痛,特别是那些等待苏醒的患者,家属很焦虑,患者也很痛苦。我们就决定搏一搏。”詹教授说,在取得家属支持和理解后,他们对这些亚急性期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了手术,成功挽救回了生命。研究得出结论:亚急性期积极地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能够改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这个结论,使得詹教授的团队在《J Neurosurg》及《Crit Care》等国际神外权威杂志上发文,扭转了业内先前的观点,开始逐渐接受动脉瘤破裂后的亚急性期也可以尝试手术或介入治疗的观点。

  年轻人患动脉瘤屡见不鲜

  这样的技术突破并非一次,从1983年从医以来,詹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就多次打破约定俗成的观点,给神经外科疑难重症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治病关键还要防病。詹教授说,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排名第二的疾病,第一位是脑中风。动脉瘤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上,但是近年来50岁以下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了,30岁以下的患者也经常见到,他们科室动手术的患者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8岁。

  “我个人觉得这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群体的年轻化有关,动脉瘤的诱因就包括家族遗传、动脉炎以及动脉硬化。以前家族遗传的患者占到了80%,其余两种诱因的人占到20%;现在发病率刚好换了个,家族遗传因素占20%,动脉硬化等因素占80%。”詹教授说,动脉炎和个人的免疫能力下降有关,动脉硬化就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如果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感觉头痛,最好每年体检的时候增做一个CT或者磁共振的血管造影(CTA或MRA),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瘤,并进行积极的干预。”詹教授说,浙大一院一名医生因为轻微头痛及时就诊,最后发现脑部动脉瘤,马上为他施行了干预治疗,康复良好,这名医生至今还活跃在临床上。

  “早发现早治疗,同样适用于大脑的疾病。”詹教授说,除了建议高危人群每年体检增加一个大脑筛查项目外,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远离亚健康生活状态。

编辑: 丁傲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